查看原文
其他

2例形似脑膜瘤样的胶质母细胞瘤

冯梦龙 神外资讯 2019-06-30


如欲投稿请点击   神外资讯-欢迎赐稿


【Ref: Patel M, et al. World Neurosurg. 2016 Aug 23. pii: S1878-8750(16)30715-X. doi: 10.1016/j.wneu.2016.08.048. [Epub ahead of print]】


胶质母细胞瘤(GBM)的影像学表现多样,有时需与动静脉畸形、梗死后出血、脑挫裂伤、转移癌、淋巴瘤和感染性肉芽肿等相鉴别。然而,文献中形似脑膜瘤样的胶质母细胞瘤鲜有报道。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神经外科的Mohit Patel等报道2例胶质母细胞瘤,其MRI成像和DSA均类似脑膜瘤,最终病理学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。文章发表在2016年8月的《World Neurosurgery》上。


病例1. 女性,57岁;因头痛、共济失调伴记忆力减退1个月入院。MRI成像提示右侧颞顶部占位性病变,基底位于右侧天幕,周围少量水肿,不均匀强化,可见脑脊液裂隙征和硬膜尾征(图1),提示脑膜瘤可能性大。术前行DSA并成功栓塞右侧脑膜中动脉岩鳞支(图2)和右侧枕动脉脑膜支(图3),栓塞后肿瘤染色明显减弱。次日进行开颅手术,术中见坏死组织,术后病理报告为胶质母细胞瘤。继而同步放化疗。



图1. 病例1头颅MRI扫描图像。A.MRI-T2相轴位显示肿瘤周围轻度水肿和脑脊液裂隙征(黄色箭头);B.MRI-T1增强轴位显示肿瘤边界清晰;C.MRI-T1增强冠状位显示肿瘤基底在天幕上(红色箭头),可见硬膜尾征(黄色箭头)。



图2. 病例1右侧颈外动脉DSA图像。A、B.分别为栓塞前的前后位和侧位像;C.栓塞后的侧位像,肿瘤染色明显减弱(黄色箭头)。



图3. 病例1右侧枕动脉DSA图像。栓塞后(B)与栓塞前(A)相比,肿瘤染色明显减弱(黄色箭头)。


病例2. 男性,60岁;出现右侧轻偏瘫就诊。MRI成像提示左侧矢状窦旁占位性病变,不均匀强化,大脑镰可见硬膜尾征(图4),报告为脑膜瘤。术前行DSA并栓塞左侧脑膜中动脉后,肿瘤染色明显减弱(图5)。次日行开颅手术,病理学诊断胶质母细胞瘤。术后给予同步放化疗加替莫唑胺辅助化疗12个月。第22个月时肿瘤复发,表现为右侧轻偏瘫伴失语。做贝伐珠单抗和低剂量放疗,无明显改善;复发6个月后死亡。



图4. 病例2头颅MRI-T1增强冠状位图像显示左侧矢状窦旁占位病变,可见硬膜尾征(黄色箭头)。



图5. 病例2 DSA前后位图像。栓塞后(B)与栓塞前(A)相比,肿瘤染色明显减弱(黄色箭头)。


作者总结,胶质母细胞瘤在MRI成像的表现可与脑膜瘤类似,如硬膜尾征、脑脊液裂隙征和较宽的硬膜基底等;DSA表现也符合脑膜瘤,容易误诊。必须依靠病理学确诊为胶质母细胞瘤。


(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冯梦龙编译,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审校,《神外资讯》主编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)


相关回顾


神外资讯微信公众订阅号可以置顶啦!!!打开手机微信(6.3.16以上版本),找到订阅号中的神外资讯公众号,打开并点击右上角头像,进入神外资讯详细信息页面后,选择置顶公众号,这样您就可以将神外资讯置顶啦!从此,重要信息不再错过哦!


《神外资讯》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如希望转载,请联系“神外助手”。请各微信公众号、网站及客户端尊重《神外资讯》版权,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“神外资讯”。《神外资讯》,欢迎您转发朋友圈。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